放棄南向,砸22億在嘉義!台商龍頭告白:「回家」是最好的選擇

刊登日期:2020/10/6 上午 09:53:29 資料來源:天下雜誌708期
去年5月,美國調高中國伺服器關稅到25%,勤誠早就緊急將部份美國新單轉回台灣代工廠,也在桃園租用組裝廠。但美國大客戶還是挑明:勤誠若沒有中國以外的製造廠,未來就沒有美國訂單。美國和中國分別佔勤誠四成左右營收,勤誠的中國生產基地仍供給在地市場,但美國市場必得另謀他法。陳美琪不是沒想過,再跟著其他台商南進,且東南亞的確是合理選擇。在泰國、越南車陣中,陳美琪好幾次質疑自己。建機殼廠必須把勤誠多年在中國累積的客製化製造經驗、技術,以及高層管理人才,整套搬到東南亞。「真的是『nightmare』(噩夢),」她猶疑了。這時,她想到故鄉雲林。至於找不到人,則正好讓她下定決心,盡力蓋一個高度自動化工廠。「我們37年只做開發,研發做得不夠多,但我一直有使命感,應該做出價值,」她語氣急促,培養從材料研究、製程設備及精實管理的全方位人才,甚至導入自動化智慧製造系統。這樣從無到有擴一個廠,何不選擇台灣?除了嘉義新廠,今年6月,勤誠在五股啟用的新快速打樣廠,也是台灣擴產的一環。「現在的產業很像回到30年前的少量多樣,」陳美琪說。快速與彈性,正好是勤誠的優勢。勤誠最初就不是生產標準件,而是少量多樣出貨給電腦通路商。如今,搭上也是少量多樣的伺服器客戶需求。未來,只要客戶提出概念構想,勤誠北美研發人員馬上構圖,就能傳給台灣打樣試量產、製造。除了美國客戶,也就近服務在台擴廠的台灣客戶。鯤鵬返鄉的勤誠,正是台商彈性佈局策略的一個絕佳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