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錢百億卻一場空 和碩苦吞小金雞虧損,起因於「黑手與博士」之爭

刊登日期:2020/7/14 下午 01:27:35 資料來源: 天下雜誌702期
iPhone第二大代工廠和碩,今年首季驚見虧損,歸因於子公司機殼廠鎧勝拖累。當年擁抱蘋果大舉投資,卻功敗垂成。身經百戰的童子賢團隊,這次為何跌這麼大一個跟斗?關鍵2:和碩太依賴蘋果的隱憂:2017年底,這位機殼廠高層有回巧遇和碩副董事長兼鎧勝董事長程建中,他知道鎧勝正衝刺iPhone訂單,好心提醒他,「機殼並沒有你們想得那麼容易做。」他告訴程建中,iPhone機殼製程相當精密複雜,一條產線,得經過100、200個加工製程,遠比組裝廠的工序繁瑣,一出狀況,很難抓到出問題的關鍵點。但程建中當時不以為意,告訴這位高層,「我們『徐博士』每天晚上都守在廠裡,沒有問題啦。」「徐博士」指的是佛羅里達大學電機博士、和碩老臣徐衍珍,他被派到鎧勝,擔任第二事業單位總經理。當初,童子賢為了快速取得金屬機殼的製造能力,於2010年併購老牌機殼廠日騰,更名為鎧勝,於2013年上市。高工學歷、模具師傅出身的日騰老闆莊育志,也成為鎧勝總經理。接下來幾年,「博士與黑手」的矛盾日深。鎧勝因此在2017年底宣布,空前規模的180億元資本支出。程建中在2018年的股東會上解釋,這是《孫子兵法》的「恃吾有以待之」,從過去接到單才擴產,轉為「主動擴廠」接單,以配合客戶新品開發期大幅縮短。但和碩押大注爭取的iPhone訂單,再度功虧一簣。和碩人馬只能黯然離開,鎧勝由日騰人馬全面主導。2019年1月,鎧勝公告,徐衍珍調回母公司和碩。產線蓋了、錢投了,訂單沒到——這是台灣電子業的最大夢魘。鎧勝因此在2018年,出現上市以來首度虧損17.02億元。「客戶訂單還沒拿到,就先投資,在我們這個行業,(過去)沒有人敢幹這種事情,」可成財務長巫俊毅在股東會後的媒體訪談,意有所指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