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甩英特爾!台積電為何能打敗「700磅大猩猩」?

刊登日期:2020/7/27 下午 04:49:18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當英特爾跨入晶圓代工領域時,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更以「700磅大猩猩」形容,突顯其強大。如今不到十年的時間,台積電不但技術超車英特爾,甚至有可能接獲老大哥的訂單,台積電如何辦到的?張忠謀經常掛在嘴邊的摩爾定律(Moore's law),也是由英特爾創始人之一的戈登摩爾所提出,內容是指積體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約每隔兩年便會增加一倍,後來變18個月,將半導體技術以倍數增長的觀測。業界莫不以此為圭臬,就是以英特爾技術為參考準則。個人電腦的大成長,帶動了台灣科技業蓬勃發展,台積電也因此接了不少個人電腦訂單。後來網路跟通訊的市場接著起飛,台積電堅守不與客戶競爭的代工模式受肯定,客戶愈來愈大咖,訂單愈來愈大張,不但一路穩坐晶圓龍頭寶座。市占率過半,相當於每兩顆晶片就有一個是台積電所製。台積電雖沒有自己品牌的產品,但由其生產的「TSMC inside」滲透率逐年升高。從英特爾的追隨者變成領先者,台積電為何能勝出,首先是晶圓代工的商業模式,在半導體業,卻因為資本、勞力及技術密集,而形成了一道進入高牆,沒有職人精神,很難成功。台積電至今的毛利率都還在50%以上。其次,台積電的技術實力跟著客戶訂單走,可以說有多強的客戶,就造就出台積電今天有多大的肌肉。台積電的技術實力跟著客戶訂單走,可以說有多強的客戶,就造就出台積電今天有多大的肌肉。與其說台積電的技術能力強,不如說是客戶對技術的要求讓他不得不那麼強。在資本市場上也成為一天可以漲近40元的大型活潑股、台股的護國神山,這些對投資人來說,絕對是重磅級的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