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IC圈瘋搶台灣晶圓產能,已進入恐怖階段!」 為何這位71歲半導體大老認為 晶圓代工業至少再旺5年?

刊登日期:2020/12/1 下午 04:34:20 資料來源:今周刊
力晶集團創辦人暨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樂觀認為,隨著美國加深對中國的半導體禁運及禁令、全球晶圓代工業的新開產能有限,加上2022年後5G及AI多元化將使得電源管理IC、各式感測器及車用電子晶片的需求躍升,「未來五年所有(晶圓)代工產能將是兵家必爭之地!」 他也透露,力積電身為台灣第三大晶圓代工業者,旗下有多座8吋及12吋晶圓廠,總產能達到每個月10萬片左右,「現在想幫朋友的忙,竟然連每月只要做300片都塞不進去!」 就因為如此,力積電預計明年在苗栗銅鑼新建的晶圓廠還沒動工,已有多家IC設計商洽談包下產能,「我們最快也要兩年半後才能開始做,可見現在業界的產能有多緊!」「我們部門總經理 每天被客戶追著跑」他說:「其實不瞞各位,現在規畫的銅鑼廠,很多人想來參與open foundry(客戶提供設備的合作模式),對我們壓力減少很多。」「我們非常驚訝,現在有這麼多產能(需求)。我們公司不論是邏輯(晶片)部門或記憶體部門的總經理,每天都被客戶追著跑(要產能)。」「我可以跟各位講,產能需求(這麼大),客戶(搶產能)已經進入恐怖階段,我們想蓋廠也要2~3年。」TrendForce指出,力積電的晶圓代工業務持續擴展,DDI、TDDI、CIS、PMIC、功率離散元件(MOSFET、IGBT)等代工需求增加,該公司調升代工價格及提高產能利用率,使第三季營收年增26%,成長幅度在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業者中居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