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通膨」來了!陸行之:未來20~30年晶圓代工年年漲價

刊登日期:2021/7/12 下午 09:00:36 資料來源:數位時代
面對第三代半導體各國競爭,陸行之坦言台灣相對落後,碳化矽跟氮化鎵兩大類材料的應用主要是手機充電用轉換器,可以做得小,另一個是用於5G的基板上,讓基站可以快速通訊,碳化矽可以做600伏特的車用充電及驅動馬達,但價格比IGBT貴一倍以上,但體積可以更小,特斯拉Model 3都已經改用。陸行之說,氮化鎵基板目前技術做最好是GREE及ROHM,而設計晶片最領先是意法半導體,做模組的是英飛凌及意法半導體、天柯合達、山東天岳等中國公司,車用市場在第三類半導體是重中之重,中國有強大的下游市場可以培植產業,所以確實中國在模組端有辦法慢慢往上游發展。陸行之表示,中國有7成多晶矽產能,但在大的矽晶圓片產能佔有率很低,因為中國的原料可以控制達11個9的純度,晶圓就沒辦法。加上美國將很多中國半導體公司列入實體清單,所以中國也盡量不用美國半導體設備,但美國佔有率5成,不用很難,只能透過買二手美國設備或日韓歐洲台灣設備組一條線,但能否做到7奈米製程是有困難的,因為ASML是EUV龍頭,其Cymer微影光源元件的雷射是用美國的,所以中國要發展自己的光刻機是不可能的。美國跟中國現在都用獎勵方式鼓勵半導體,但美國控制很多核心技術,有卡到中國半導體發展技術,但中國有豐富的生態系,半導體產業發展仍然會高於產業平均水準,陸行之則形容美國有點像「睡獅終於醒了」,擔心所有東西都被人捧走,因此藉故用車用半導體缺貨這個理由去推動半導體產業,該政策最大受惠者就是英特爾,其次是TI跟美光。英特爾也投書倡議,指責台積電,強調若來美國搶投資獎勵,但技術仍留在台灣的話,不應該給這些人獎勵!陸行之指出,某種程度上,英特爾雖用台積電製程,但某種程度也是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