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東進的最大障礙美國勞工政策

刊登日期:2021/11/9 上午 10:51:39 資料來源:中時新聞網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針對台積電前往美國設廠的議題,提及全球的半導體產業都在擴充產能,並且興起保護主義,迫使台積電必須去美國、日本、甚至德國設廠。美國希望藉著要求台積電、三星前往設廠來挽回半導體市占率一路下跌的頹勢,但是時間不能倒轉,即使砸更多的錢,建立的供應鏈也不完整,成本也比較高。他還特別針對勞工管理提出警語,台灣人從台灣管理海外晶圓廠的成效及權威,不可能比得上以前美國人從美國管理海外事業的程度。台積電前往美國設廠不是單一公司、或是單一產業的課題,正如同張忠謀指出全球興起保護主義的現象,這是川普總統任內「供應鏈脫鉤」政策的延燒,核心議題則是中美大國博弈戰局下,以「國家安全」為由,將供應鏈視為可以輕易搬動的生態系。美國勞工薪資高,且持續上漲,原本就不利於供應鏈的移轉,更大的威脅則來自於新法案製造大幅提升勞工福利的預期,例如原本民主黨議員提案要給予勞工最多可達12周的帶薪家庭休假,後來被拜登刪減為最長4周,包含家庭與醫療所需都給予帶薪休假補貼,全國一體適用。類似以教育、醫療、勞工訓練等與基層人民相關的補貼,以不同的名義編入法案,創造了拜登政府積極照顧勞工、提升勞工薪資與福利的整體印象。張忠謀對美國設廠的評語,有不少人認為他是在幫台積電爭取更多聯邦政府的補貼,然而如果不能排除根本性的衝突政策,如果政治干預凌駕商業判斷,貿然投資必然導致尾大不掉的殘局,這是令所有台灣廠商困擾不已、又找不到解方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