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沙漠建廠的風險

刊登日期:2022/11/30 下午 03:30:44 資料來源:yahoo!股市/ 中時新聞網
記得在台灣乾旱的季節,台積電曾經用卡車運水支援,以免生產工作停頓,可見供水對晶圓廠十分重要。亞利桑那沙漠的水資源——是靠很有限的地下水,其次是靠「中部亞利桑那方案(Central Arizona Project))簡稱CAP」的人工渠道,引科羅拉多河水,供500多萬居民使用。CAP長336 哩(541公里)。這是本州參眾議員包括高華德和尤達爾等多年努力不懈的結果,1973年開工,建造了20年,1993年啟用,共花費40億元,是美國歷史上最昂貴的運水工程。當初預估每年引進亞利桑那州的水量是4560億加侖。渠道建到亞利桑那南部的圖桑,用水時發現有個「未預期的後果」,那就是河水在漂白後依舊水質惡劣,無法使用,有的居民的水管也腐蝕了。原來沙漠裡氣候乾旱,那河水在336哩長的渠道裡流了很久,沿途不斷迅速蒸發,而化學物質如鈣等積聚甚多。記得那時候,有專家提議乾脆將水倒進地下,自然過濾,然後抽取地下水使用。後來有專家解決了這個問題,但水質仍然不理想。台積電六個廠用水一定甚多,將來可能會影響到鳳凰城以南居民的供水,如果五年十年後真有問題,就會有「未預期後果」。美國的律師滿街跑,已經有訴訟經驗的上游四州,甚至亞利桑那州和加州的居民可能發動集體訴訟(class action),而 對象不會是美國政府,一定就是台積電,到那時候,花言巧語的拜登和雷夢多已經不在其位,法律責任是否要由台積電來自己承擔?一定要先做好各方面審慎精密的考量,釐清諸多問題責任之所在,以絕後患,方為睿智。一得之見,或許是杞人憂天,但還是要合力防範「未預期後果」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