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曾拒絕投資 為何張忠謀堅持做「晶圓代工」?一文看台積電致勝關鍵

刊登日期:2023/7/10 下午 09:10:32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當初也曾找上英特爾投資,不過英特爾當時著重在IDM,甚至有點看不起晶圓代工,加上時機不對、景氣不好,最後英特爾並未入股台積電。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指出,當年決定要走晶圓代工,主要是因為當時台灣所有在工研院電子所發展出來的技術都落後世界公司二至三代左右,他在創辦台積電之前已有20~30年的半導體經驗,知道做IDM是行不通,因為在德儀的經驗可以說是登高樓望盡天涯路,知道什麼可行,什麼不可行,如果台積電如果只是平凡的小公司,沒辦法跟別人競爭,所以必須要走自己的路。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先前於技術論壇指出,和台積電競爭的那兩家公司(暗指英特爾與三星)都各自有產品,台積電並無自己的產品,要靠客戶給生意,才能繼續前進,沒有Trust(信賴)就無法無私合作,「客戶先成功,台積電才能成功」。除了技術領先外,晶片戰爭作者米勒指出,很多公司要和台積電競爭,但很難跟台積電的「經濟規模」對抗,他的研究顯示要從頭到尾打造晶圓代工產業是不容易的。晶片製造已轉向分工模式,每個主要步驟都由不同公司處理,且無晶圓製造業務的晶片設計公司愈來愈多,台積電也代工更多晶片。從半導體的國際分工來看,很難有一個國家自給自足,最後可能花很多錢也不會做得比較好。他舉台灣、美國在維修設備速度的案例,台灣工程師即使大半夜都能迅速處理,「這就是台灣優勢的工作文化所產生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