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走英特爾的皇冠、超車三星,台積電贏在一顆奈米級灰塵

刊登日期:2019/11/18 下午 09:03:55 資料來源:天下雜誌686期
「明年,將會是大大成長的一年,」董事長劉德音在11月的台積運動會如此宣示。全球一片看衰2020年景氣,台積前景卻猶如晶圓片般七彩炫目。即使面對的挑戰從來不曾少過,對手小至奈米級的灰塵,大到營收規模7倍的大鯨魚,但台積總能過關斬將,更在今年超越迪士尼、可口可樂,名列全球前20大企業。這家貢獻台灣稅收逾350億元、貢獻GDP達4.46%的「撐台神廠」,從張忠謀退休500多天以來,如何愈贏愈多?上一次重要的技術轉折——導入3D電晶體(台積、三星稱為FinFET,英特爾稱為Tri-gate ),台積足足落後英特爾4年,落後三星半年。這回的極紫外光(EUV)之役,卻領先英特爾兩年,英特爾要到2021年才會導入。致勝關鍵1 ➤ 率先突破技術瓶頸:很多改變歷史的關鍵,往往是一些一開始不被注意的小事。而台積這次得以甩開三星、英特爾,關鍵其實是幾顆小到肉眼無法辨識的「灰塵」。EUV微影製程,是半導體產業期待已久的「救世主」技術。半導體技術,也因此正式進入皮米(picometer)時代,即奈米的千分之一。EUV只能用鏡子反射,由德國蔡司產製的反射鏡,得做到史無前例的完美無瑕,能容許的瑕疵僅能是皮米大小。這相當於,如果鏡面積有整個德國大,最高的突起處不能高於1公分高。致勝關鍵2 ➤ 乘勝加碼投資,靠EUV狠甩對手:為客戶產品代工的台積無法如此,因此全力協助艾司摩爾研發,要提升到每小時125片的量產速度,也就是250瓦的輸出功率。「如果一直只有40瓦,那(台積)就沒有戲唱啊,我們就一直push、一直push,」嚴濤南說,多數艾司摩爾的EUV技術突破,都是千里迢迢地從美國或荷蘭,拿到竹科12廠的研發工廠,完成首度量產測試。
相關連結
延伸閱讀
編號 | 刊登日期 | 資料標題 | 資料館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