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鴻海首度減資背後的 5 大觀察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刊登日期:2018/5/21 下午 11:44:19 資料來源:財訊
觀察一減資對股東稅負有立即影響;減資代表公司用不到手上的資金,鴻海啟動成立以來首次減資,是否代表未來成長動能趨緩?觀察二未來成長動能是否趨緩?減資恐怕也代表鴻海在需要現金下,轉向其他本益比高的市場籌資,而台灣本益比較低,因此縮小在台灣的資本規模。觀察三鴻海現金流狀況改變;去年鴻海的現金流量表上,投資活動也流出 649 億元現金,是靠籌資活動帶進 1,462 億元,才讓期末現金維持在 6,000 億元的水準。鴻海的銀行借款也大增,根據財報,2017 年支付銀行利息 357 億元,較 2016 年大增 127 億元。觀察四FII上市恐稀釋鴻海獲利;2017 年,FII的淨利增加,鴻海卻下滑,一來一往,FII 淨利規模達鴻海合併報表淨利規模的 55%,顯然已是鴻海旗下的「大金雞」。觀察五外資最新評價看法兩極。長期評斷鴻海的投資價值,還是要看公司創造現金和獲利的能力。一位專業投資人問:「鴻海未來的核心事業,究竟是什麼?」由於 FII 包括許多和蘋果供應鏈相關的重要公司,FII 上市後,未來鴻海要如何維持長期穩定的獲利能力和現金流?郭台銘ˊ這次減資的動向讓大家仔細觀察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