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清友】吳清友:我為什麼能承受誠品書店長達15年的虧損?

誠品生活股份有限公司
刊登日期:2014/10/19 下午 11:55:34 資料來源:虎嗅網
1950年代,吳清友出生在台灣西南沿海,小時候是家裡表現最差的小孩。他的父親希望小孩將「誠」字作為生命的信仰,「財物有時而盡,惟有『誠』字是終身受用不盡的」,所以吳清友無論成家立業,全部皆以誠為始。吳清友經歷了年少的貧困,但運氣很好,工作十幾年積累了很多財富。但也讓他自問不做原來的行業,能做什麼?生命歸零,能期待什麼?於是在自我對話中,開啟了對書店經營的一種興趣。因為病痛,吳清友對書店無法做五年、十年長遠的計劃,而是要考慮每個當下安定心靈的可能。本以為準備一點小本錢可以賠5到8年,沒想到一直賠了15年。誠品書店不是商學院的好案例,卻是對吳清友生命的一種創作和探索。誠品賠錢的15年,是吳清友一生中最豐富的時間,因為這讓他第二次看到了自己。第一次看到自己,是當他擁有的金錢超過生活所需之後,覺得錢不是那麼重要。經過誠品賠錢的15年,至少看到了自己對生命態度的誠懇,即便是執迷不悟,不知變通。吳清友認為,他不是一個笨人,但他不不想做太容易的事情,而是要做自己認為是有興趣、有意義,或者做一些從來沒有人用這種方式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