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賢】台廠應該擁抱電動車商機,童子賢:台灣擺脫低毛利的時機來了!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刊登日期:2021/1/27 上午 11:54:11 資料來源:今周刊1258 期
電動車崛起勢不可擋,從美國通用汽車(GM)、克萊斯勒、德國 BMW、福斯到日本豐田;從美國加州蘋果、亞馬遜,不論傳統汽車大廠還是科技巨頭,大家都宣示要進軍電動車。在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眼中,這是台灣科技業者擺脫低毛利,最看得見、摸得到、高達四兆美元產值的大好機會。在和碩大當家童子賢眼中,電動車更是台灣科技業者的新大陸,大家不約而同揚帆啟航,投入這場電動車新大陸的探險。正如童子賢所言,「未來汽車結構中,有 70% 產值將來自車用電子 」,讓向來在全球科技產品扮演重要代工角色、飽受「毛三到四」之苦的台灣科技業,找到翻轉的機會。從中,或許過去科技界的舊五哥,將由新五哥來取代。工研院資通所所長闕志克分析,「第一是台灣科技業擅長的馬達控制器、模組,以及電源轉換器、逆變器等;第二則是包含晶片、鏡頭、模組的感測系統;最後是台灣較缺少的底盤,或是控制數位訊號轉機械動作系統。」童子賢說得好,台灣資通訊產業是「有可勝之機,無必勝之道」,電動車產業的滲透率僅 3.9%,倘若以豐田汽車打算 2050 年全面推出電動車作為一個時間標記,還有 30 年光景可以逐浪前行,勝負還在未定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