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賢】和碩童子賢專訪》國人產業心態 別停留在青春期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刊登日期:2022/3/24 上午 11:42:06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認為,企業本來就應該以有限的資源、做最好的組合,來提升附加價值,不論遇上什麼問題都要求政府出來面對,顯示產業界心態還停留在青春期、沒長大成人。台灣產業是青春期、長不大的思維,一有事就抱怨父母(政府)不幫忙,想賴給替產業解決缺這缺那,但如果問產業給父母(政府)管很緊要不要?產業又不要、說台灣是民主社會,他說不要一直想像現在還是李國鼎、蔣經國的年代,政府不會比產業了解產業的需求。對於缺工的說法,童子賢則認為,台灣會缺工無非是有些產品製造過程中勞動力用得太多,但產品附加價值太低,最近會有人重新抱怨這點無非是因為台商回流,可是台灣的土地跟人工都貴了,只有高附加價值的才合適留在台灣。台灣產業的「林相」太單一,除了占台灣產值僅三成的製造業撐起台灣的外銷之外,半導體業高附加價值的特性、全球IC缺貨的趨勢,全世界都看到了,所以各國拚命追趕,短期可能追不上台灣,但五年、七年後,就算沒追上台灣,也會拉近跟台灣的距離,台灣的重要性可能會因此而降低。他建議要思考的是,當如果競爭對手慢慢靠近時,台灣是不是可以以現在的優勢創造的空間,很有志氣地去發展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