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38國通路霸業 聯強總裁杜書伍:我們成本是精算到每個位子

刊登日期:2020/5/19 下午 08:49:58 資料來源:天下雜誌698期
即便版圖跨及38國,每一子公司從租房、蓋廠到資金調度、財務,甚至員工的投保,都由台北總部負責。各地區的子公司專注於當地市場運作,剩下都交給總部。由台北總部統一籌措資金,不僅成本最低,子公司也不必負擔不必要的資金壓力,自然更有競爭力。量大薄利,得優化效率到極致資源投入愈來愈龐大,管控必須更精細。聯強所在的行業是資通訊產業,這行業的特性就是必須不斷投入研發,你一停下來,就會像清朝末年,以為自己關起門來用大刀砍來砍去很厲害,但當外人挾著船堅炮利,你就毫無招架之力。但全球化卻讓這個行業的利潤傳產化,不管投入的研發成本多貴,產品卻必須平價,唯有大眾化的價格才能迅速全球化,回頭分攤研發成本,走向微利、薄利的宿命。量大又薄利,也讓資通訊產業變成了高度分工,台灣必須要在細分領域拿到關鍵位置,才有辦法賺錢、甚至拿走最多的利潤,例如晶圓代工台積電、封測的日月光、鏡頭的大立光,以及通路的聯強。成長的同時,得不斷「精實」。例如去年,聯強主動砍掉了近500億的營業額,這就是所謂精實,因為它是不健康的生意,不知不覺吃掉我們的利潤,必須精實把虧錢、不賺錢的訂單全都砍掉,副作用是我們業績會往下掉,股價因此被壓著打。犧牲500億營收,換來的卻是更有效率、敏捷以及往前邁進的競爭力,讓集團創造綜效,邁向下一個10年、20年。也證明了,當年選擇了向世界突圍是正確的道路,而這也是台灣企業永續的方法,向外發展才能擴大規模,從而建立世界級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