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鄭貞茂專訪》三路擴張 追求永續成長

刊登日期:2022/5/3 上午 08:55:00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陽明董事長鄭貞茂坦言,主要兵分三路,首先改善財務結構體質,已見成效;再者,規劃加碼投資碼頭、物流等事業群;三是希望旗下子公司獨立,不排除趁著這波航運股成交量大、流動性高的時機,進軍資本市場。鄭貞茂強調,不會只靠一隻腳立足,還會有第二隻、第三隻腳,舉業界典範馬士基為例,便橫跨海空整合物流布局、朝科技化與ESG發展,甚至減少貨運代理,陽明會根據本身優勢、特色,並學習他人長處,全力衝刺。陽明改善體質作法,主要在去年辦理現金增資籌資逾290億元,預見利率上揚,再發59億元公司債,充實短期資金來源,返還銀行借款,調體質、抖包袱,解決過去借錢買船、租船等高成本問題。接著,今年提出造船造櫃計畫,進入擴張階段。陽明希望被投資人列為長期投資標的,並爭取成為ESG成分股,現在最大挑戰是吸引退休基金來買陽明的股票。 要做到這點,鄭貞茂說,陽明會以實力捍衛股價,過去十年經營辛苦奢談多元發展,如今不只母公司賺錢,也希望旗下子公司可以獨立發展,趁著這波航運股成交量大、流動性高,吸引資本市場的時機,不排除重新掛牌上市。陽明在台北港、高雄港、美西洛杉磯港、比利時安特衛普港等,都有投資碼頭。隨海運熱絡,推升碼頭裝卸、倉儲費用,也是一門賺錢生意。例如,陽明專做美國港口業務的合資公司West Basin Container Terminal,2021年獲利28億元、年增逾兩倍。鄭貞茂表示,碼頭事業投資龐大,物流事業雖不需大資本卻競爭激烈,陽明會從長計議,能夠穩健獲利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