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志堅專訪(一)/陽明致勝三招 力拚轉骨

陽明海運股份有限公司
刊登日期:2019/4/1 上午 12:35:00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陽明海運董事長謝志堅接受專訪,祭出三招要讓陽明轉骨,一是調整陽明財務體質,力拚轉虧為盈,減輕母公司認列損失壓力;二是強化船隊競爭力、大幅降低營運成本;最後是積極布局東南亞市場,包括倉儲、貨櫃堆場、碼頭等,搶占先機。遠東-美國線今年貨量、運價預期將有不錯表現。從兩方面著手,一是汰舊換新船隊,租金偏高的長約船舶到期後退租,以降低營運成本。去年陽明共有七艘租金較高的長租船約到期、今年預計有七艘、明年四艘長租船租約屆期,總計18艘,預估一年可節省十億元的營運成本。另一方面,全面加強子公司的業績表現,自他上任以來,每個月都召集子公司負責人到台北開會,他非常重視子公司的營運績效,盯得非常緊,因為這關係到母公司的認列盈虧。上任之後要求好好物流不准再投資硬體設施,要投資也交由母公司投資。他也推動成本觀念,比如倉儲不能什麼貨都收,要挑會賺錢的貨;不賺錢的貨要進好好物流的倉儲,除非客戶接受漲價,否則就婉拒。接任陽明董事長後,發現陽明在東南亞的投資比較陽春,除了設立分公司、合資公司、代理行,鮮有投資貨車車隊、貨櫃堆場及碼頭,因此陽明海運攜手港務公司及印尼企業,在印尼泗水成立倉儲物流公司,負責泗水內陸貨櫃堆場和物流倉儲業務。投資貨櫃堆場的好處是,櫃子不用放在別人的堆場,可提高工作效率,堆場賺錢還可以分紅,兩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