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機械業
車輛

過去巨大從OEM起家,在1970年代中期獲得美國百年自行車品牌「Schwinn」的訂單,雙方合作愈來愈深化。當Schwinn準備前往中國深圳投資自行車廠,以一張傳...

公司早期產品以仿木紋飾件為主,1999年取得日本TAICA的Cubic Printing水轉印技術,授權地區包括廣東、廣西、海南、湖南、湖北、江西、河南、重慶等地區...

公司生產自行車車手、立管、座管、避震前叉等自行車零配件,年產量約5,000萬支,營業額達4000多萬美金,產品銷往世界各地,同類產品銷量占全球的40%以上...

敢在中國專攻中高階市場,敢砸大錢贊助公路車隊,早年更為了發展品牌,敢因此放棄其他品牌的代工訂單,靠著三個敢,美利達在去年賺贏三十多年的自行車龍...

官俊博從最初的經銷商、製造商,逆流而上在產業中耕耘出一片嶄新天地,建立起擁有創新設計、專業行銷和國際貿易的多元化綜合性集團公司。從一個人單打獨...

全球自行車製造龍頭巨大集團董事長劉金標接受台灣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與本報合作的台灣執行長深度訪談,針對經濟情勢、產業情況、集團發展和政策建議等...

和最早進入祖國大陸的臺商相比,林溪文先生來得是比較晚的,1997年才過來考察,不過,他一來到祖國大陸就被這裡龐大的市場吸引,當時,他的臺勵福品牌在...

「美利達重新定位,要做最好,不是最大,」美利達行銷本部副總經理鄭文祥表示,因為策略的調整,不用為了做最大而偏離核心定位,不需做「車海戰術」滿足...

本文介紹林溪文先生是如何成立台勵福公司,也曾遠赴美國考察市場,美國廠方把台勵福代工需要的加工設備空運過來,代工機器很快就做了出來,並真的以六萬...

創立於1971年的久裕,曾拿下過多個「第一」紀錄,不過自我要求甚嚴的久裕,認為「好還可以更好」,透過舊廠新建不僅可讓整體生產效能提高,品質也可以因...

捷安特的開發一直與時俱進,不斷設計新車款,並配合各地市場來推出符合當地民情、騎乘習慣的車款,並藉由全球化市場的回饋,找出更多適合消費者的車款。...

“一個人在吃不好飯的前提下,是不會想著去穿好衣服的。”挺過了早期創業的歷練,官俊博和他的公司開始考慮自己要穿什麼樣的“好衣服”。他說他很慶倖自...


美利達在中國布局已經進入收割期,由於高級車內銷市場需求持續成長,中國轉投資事業對集團獲利貢獻已可看出日益成長態勢。在品牌獲得中國馳名商標、市場...

這段傳奇源於企業創始人嚴慶齡先生的一個誓言:為中國裝上自己的輪子。為了這個誓言,兒子嚴凱泰先生面對集團多元化業務,接班時就一頭扎進最難搞的汽車...

2010年起步的東風裕隆,沒有趕上2000年代初期的中國汽車合資浪潮;亦沒有趕上中國車市極度亢奮的40%~50%高速增長年代;更沒有搭上國家高舉自主品牌民族...

吳總經理表示,整個通路布局先從三四線城市、鄉村開始,一個區域一個區域打,先建立區域知名度後,再讓各區域串連起來,形成東風裕隆「以鄉村包圍城市」...

臺勵福全國共計100多個辦事處,除西藏外各地都有辦事處,工業發達的地方相對密集,公司按照叉車的銷量來設立分公司,希望在3年內銷售公司可以達到200個...

嚴凱泰的最新挑戰是將母親的夢想、遺願付諸行動,推出台灣自主品牌汽車Luxgen,但是台灣要發展自主品牌,前途逆境多於順境,是要打一場世界級的硬仗。裕...

和泰汽車總是在公司只出現些微搖晃前,就先抽動那根扶正陀螺的繩子。不斷改善體質、墊高營收,更要伸展集團的營運觸角。構造改革的第一步,也是關係到和...

翻開裕隆的歷史,就如同翻開台灣的汽車工業發展史。裕隆是台灣第一家汽車廠,早期創業者為嚴慶齡熱血、堅韌,始終堅持著汽車國造的理想。1953年以200萬...


納智捷成功登陸,裕隆再下一城,和東風合作,互蒙其利,總投資34億人民幣,一期規劃為24萬輛產能。未來,不僅搶攻大陸巿場,更要進軍全球。東風、裕隆以...

本文專訪台勵福董事長林溪文,他促使台勵福把臺灣和大陸部門進行整合,整合的成果需要時間檢驗,臺灣在語言上和大陸相通,在文化的結合上,有語言優勢,...

由國際品牌鑑價公司 Interbrand 擔任主審的2010台灣國際20大品牌揭曉,其中前五大品牌價值皆突破10億美元大關,20大品牌價值總值更超越30億美元。國際品...

本文一開始描述官董事長如何一個人到大陸單打獨鬥,從賣車到賣未來,如何帶領一批批台商到青島投資興建共同發展。由於他發現必須自行研發和設計才能讓企...

最近裕隆集團以成功和陸企東風集團合組東風裕隆公司,將在杭州投產納智捷,將LUXGEN在台灣發展的成功經驗,前往大陸發展。杭州政府也祭出很多優惠,LUX...

早在1995年,陳董事長就發現大陸龐大商機,前往鹽城創立喬勝公司提供油封、氣封、O型圈等汽機車密封件給大陸車廠,憑著高品質、高精密儀器、交貨準時、...

愛地雅是以2010年起展開以紮實的基本功夫,展開經營版圖的布局,張元賓強調,愛地雅已正式取得有111年歷史並以跑車為專長的知名自行車品牌富士(FUJI)...

劉金標說,巨大之所以有今天的地位,應該歸功於兩次革命。第一次革命發生在早年,以OEM 為主的巨大,原本十分依賴來自國外的訂單,一次美國客戶臨時抽大...

巨大機械1992年赴大陸投資,以台灣為營運總部,跨全球經營的企業集團,在大陸與台灣的產量同時成長。立足台灣,佈局全球,成為各界眼中的經營典範。進軍...

提早進入大陸卡位,是美利達的致勝關鍵。藉著大陸生產,美利達不僅鞏固住中低價位的市場,更進而使台灣轉型投入中高價位自行車的生產,才逐漸建立起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