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憲銘老同學神救援!年虧上億的軟體事業,變緯創小金雞

刊登日期:2020/8/10 下午 06:58:29 資料來源:天下雜誌704期
讓緯軟重生並走向國際的舵手,正是董事長蕭清志。「既國際化,又在地化,是我們的優勢和價值,」今年67歲的蕭清志強調,緯軟沒有「台幹」,靠的是培養當地人才梯隊,開拓IT外包服務跨國版圖。緯創是硬體製造專家,不懂軟體,根本管不動士通,入主後持續虧損。緯軟在中國已設超過3個據點,卻沒什麼訂單,連年虧損超過1億。「當務之急就是快速帶進業務,」蕭清志說。然而一開始緯軟內部山頭林立,許多人習慣標案制的生意模式,標一案做一案,但蕭清志想改變,轉型深耕客戶,跟著客戶需求推進業務。不認同他做法的山頭領導,紛紛離去。不過兩年時間,他就讓緯軟轉虧為盈,讓員工對這名空降軟體老將刮目相看。「他懂軟體,了解產業生態,和做硬體的緯創不同,員工自然信服,」一名緯創主管坦言。蕭清志的第一步,是養在地團隊。他只要每擴一個據點,就親自飛過去長住數個月,招募在地人才,培養團隊。蕭清志的第二步,是成為目標客戶的前三大供應商。「大客戶不會只選一家供應商,(我們)要想辦法擠進前三大,」緯軟大陸業務總經理劉建民坦言。攻中國,幫客戶升級金融科技,當時中國資訊服務業,對新金融科技應用場景還不熟悉,劉建民認為機不可失,爭取到案子後,就快速組成專案團隊,只花3個月完成專案,順利打入供應商名單。「我們原本是這客戶排第40名的IT供應商,去年成為前三大,」劉建民說。一手伸入中國市場,蕭清志另一手更伸入日本。他堅持在日本也要用在地團隊打仗。透過日本客戶介紹,緯軟2011年併購一間日本資訊外包公司,一下獲得一百多名在地精兵。2019年,日本佔緯軟總營收近2成,光中國和日本兩大市場,就貢獻7成營收,緯軟成了名符其實的跨國軟體業者。「做這行不像iPhone,賣一支新機就業績大爆發,我們只能深耕、累積,」蕭清志不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