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直播、電商熱潮嗅到牛肉 它丟Adobe大客戶淨利反創新高

刊登日期:2022/12/7 下午 12:07:02 資料來源:商業周刊第1830期
上奇策略長黃國峯表示,如果客戶每個月的營收、雲端使用量皆有成長,代表該客戶因為上奇的幫助而持續茁壯,這才是KPI的主力指標。最重要的是,透過KPI的修正,引導業務員去真正了解客戶的需求,幫客戶解決各種疑難雜症,而不是硬賣產品給客戶,使其承受不必要的浪費,甚至出現營運虧損。長遠來看,新創公司和上奇成為緊密夥伴,若有朝一日成為獨角獸,他們就是上奇業績成長的長期動能。為了貫徹放長線釣大魚之道,上奇聚焦新創客戶,建立一個能提供周到售後服務的團隊,但代價是,它必須捨棄大企業客戶。若要兼顧兩者,便要建立兩個團隊,同時服務大企業上雲端,又要扶持新創,勢必大幅拉高成本,拖垮公司獲利。上奇除代理公有雲,亦代理HP工業數位印刷機,它同樣聚焦大江生醫、小三美日等新創公司,並成立維修、保養團隊,讓客戶的印刷機能24小時順暢運作,客戶的產能越高,就會向上奇購買越多的墨水、耗材。「客戶好,我才會更好」這個策略,讓上奇業績撥雲見日。台大國企系教授林俊昇指出,真正的好服務,從售後才開始,不只B2C,連B2B的企業都要做好所有服務,但大多數台灣廠商顧客服務的概念是落後的,缺乏提供好服務的意識。這段轉型經歷,給許承強有一個深刻感受。30年前,他率先代理繪圖軟體,每逢新品上市,發表會上總是門庭若市。但隨後的失敗、停滯,讓他體悟到,沒有什麼豐功偉業是放不下的。「當我決定要轉型時,我就不斷提醒自己,我又重新創業了!」許承強說:「不要太自以為是,什麼成就都可以拋下,把袖子捲起來,重新盤點自己的優勢和客戶的需求,才能Build(建立)新的護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