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欽】華宏新技與成大產學聯盟開花結果 高容量鋰電池年底量產

華宏新技股份有限公司
刊登日期:2018/7/24 上午 11:18:50 資料來源:國際產學聯盟計畫
對國際產學聯盟的期許,張瑞欽希望可以強化產學合作機制,共享研發成果,他舉目前產業需求的5G通訊材料為例,像材料的分子結構可由化學系的師生計算,初步合成後再交由工學院研發如何商業化,華宏新技負責扮演商品量化的角色,這也是目前要與成大技術合作的主軸之一,「讓學界優質的研發人才有發揮的舞台及進一步帶動台灣產業發展及經濟動能。」「學校開發技術,但如何量產、銷售也是重要一環,」張瑞欽指出產學合作就是研究開發出來的新技術,藉由業者予以商業化,再加上華立集團在台灣以外有8個據點,量產後就可以銷往海內外。張瑞欽分析,以往學界可能不知道市場的需求,一窩蜂的研究,卻徒勞無功;業者知道市場趨勢,可以給學界一個方向,避免學界「鑽牛角尖,」透過科技部推動的產學聯盟有系統性地整合,因為有15個學校聯盟,有不同的研究範圍,毋須個別找學校合作,成大亦指派一位教授擔任單一窗口,對業者很有助益。「透過國際產學聯盟,能以成大的研發資源縮短華宏的產品開發時程,以減少研發成本。」張瑞欽認為這是國際產學聯盟對公司的幫助之一,在人才儲備方面,透過產學合作引進校內有經驗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