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商/名人語錄

關鍵字搜尋
全文檢索
編號
名人/職稱
公司名稱
語錄內容
  • 901
    名人/職稱:王伯元(董事長)
    公司名稱:中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作為投資人應該多元化,對每一個領域都懂一點,也就是要「know something from everything」,而不是「know everything from something」,太過專才只有很狹窄的視野,可以談的話題不多, 談話就難以持續。
  • 902
    名人/職稱:王伯元(董事長)
    公司名稱:中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投資選擇項目要慎重、保守。看三步走一步,在走之前,多想想,才能避免日後許多麻煩的產生。尤其是對項目預估,要打一個很大的折扣。預估只能是一個參考,絕對不能相信。所以要瞭解整個公司團隊的經驗、品德、合作精神,不要太依賴他們的財務資料。
  • 903
    名人/職稱:王伯元(董事長)
    公司名稱:中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及理念,如果理念不一致或有更好的機會,那也不必太勉強。我本人比較開放,用《三國演義》中的一句話「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現在不能一起共事,也許將來還會有一起做事的機會。
  • 904
    名人/職稱:王伯元(董事長)
    公司名稱:中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投資不是單方面的,而是多方面的,不僅要對公司、產業瞭解,更重要的是對大環境的瞭解,包括政治、經濟、教育、歷史、地理、文化、藝術、人文、宗教、風土、民情,均有所知悉,才能成為一個投資的通才。投資不可能只做專才,如果以專才來做投資,可能一、兩個項目可以成功,但是長遠來看就會有問題,我特別強調一定要深入、一定要本土化。
  • 905
    名人/職稱:王伯元(董事長)
    公司名稱:中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雖然現在有很多間大學,然而社會卻存在「學成無業」、「企業無人」的窘境。教育是百年大計,教育政策甚至比財經政策都重要,人才是一切事業的根本,台灣要變成一個好地方,人才真的很重要。
  • 906
    名人/職稱:陳偉(董事長)
    公司名稱:矽力杰股份有限公司
    我們團隊的每個人可能都不是一百分,但每個人都有擅長專業,彼此經歷與技術互補,做出來就是一百分的成果。
  • 907
    名人/職稱:王伯元(董事長)
    公司名稱:中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很多年輕人在談創新、創業,但都只是小確幸,小確幸成功沒有什麼意思,一定要對外看,這個是現在年輕人比較欠缺的;一定要有國際觀,才能把事業做大,不要沾沾自喜。
  • 908
    名人/職稱:王伯元(董事長)
    公司名稱:中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人生中每一次的轉型均很辛苦,遭遇很多困難。但如何在轉型中得到經驗是很值得的事。「學習」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一個人可以做任何事,只要你肯學,許多人怕學,怕不成功,但只要進去了就可以慢慢學。學問、經驗只是幫助你,但在職訓練是一個重要的學習途徑、重要的學習方法。去做、去學就對了!
  • 909
    名人/職稱:王伯元(董事長)
    公司名稱:中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去大陸做生意一定要深入與投入,要住在那裡,對當地人文、宗教、歷史、族群的性情要非常瞭解,徹底融入當地環境,才能事半功倍,若只是蜻蜓點水,兩邊跑來跑去是無法在當地紮根。
  • 910
    名人/職稱:王伯元(董事長)
    公司名稱:中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個人一定要對過去的歷史有深入瞭解,從中可以得到很多心得,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所以要以歷史做為我們的借鏡,好的要學習,壞的要警戒自己。現在很多人對於歷史並不瞭解,無法從中去吸取經驗,對於錯誤一犯、再犯,甚致失敗,這是很可惜的事。學校要加強歷史的教育,讓年輕人能從中獲得啟發。
  • 911
    名人/職稱:王伯元(董事長)
    公司名稱:中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政府不需要管太多,只要提供企業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他們自然能找到自己的出路,不需要政府步步下指導棋。而當企業遇到瓶頸時,政府就應審慎評估,如果是對台灣整體經濟是有好處且勢在必行的,那就應該大膽出手,帶頭向前衝。簡而言之,該管的要管,不該管的就不要管,這才是政府應該扮演的角色。
  • 912
    名人/職稱:馬玉山(董事長)
    公司名稱:冠德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我總是有種信念:就算眼下艱難一點,將來有一天總會好轉的。我始終抱持著這種希望。
  • 913
    名人/職稱:馬玉山(董事長)
    公司名稱:冠德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我一直是很樂觀且有信心的人,我從沒想過要放棄,因為一旦放棄了,就什麼都歸零。而且,你該怎麼跟那些全心信賴你的人們交代呢?我總是相信,只要認真踏實去做,困難一定可以解決,就算可能要經歷一些痛苦,但只要熬過,這些經驗值,都會成為日後更上層樓的養分。
  • 914
    名人/職稱:馬玉山(董事長)
    公司名稱:冠德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少子化、人口老化的問題,是每一個不動產開發商都必須面對的課題,因此銀髮宅是營建業必走的轉型之路。
  • 915
    名人/職稱:黃欽明(董事長)
    公司名稱:致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歸結到企業經營最重要的因素,莫過於誠信品德,致茂因業務所需,對顧客研發技術、產線佈置的接觸瞭解遠高於一般產業,因此對顧客業務的保密是不容妥協,在這裡,品德是第一天條,紀律是第二個堅持,員工絕不能藉由職務之便,謀求個人私益,損害到產品品質,甚至是客我雙方的市場聲譽,也唯有雙方能互信,才能為彼此創造更大的附加價值,也是致茂電子上下一心,共同遵守與永續發展的圭臬。
  • 916
    名人/職稱:黃欽明(董事長)
    公司名稱:致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業長青,是多數CEO努力的目標,對成為世界級企業應具備的要件,擁有世界級的產品與成為世界級企業是不同的,前者只是基本的,產品具備精準度與可靠性是充分必要條件,產品具有獨特性,才能展現企業創新的能力與價值,得以跳脫削價競爭的紅海。對世界級企業而言,在世界級產品之外,仍須具備國際化、自有品牌與創新技術等條件。
  • 917
    名人/職稱:黃欽明(董事長)
    公司名稱:致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面對國際大廠供應商眾多,與顧客建立夥伴關係是不二法門!另效率即品質,特別是就測試儀器而言,精準度就代表品質,這是絕對不能妥協的,品質關係著顧客產品的良率,「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產品夠精準才能幫助顧客提升競爭力,降低成本,相對地,如果不夠精準,輕則影響短期訂單,重則傷害到客我雙方的市場名聲。
  • 918
    名人/職稱:蔡裕慶(董事長)
    公司名稱:車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除一般專業知識的精進外,可透過對佛教美學或其他藝術的接觸,來提升人文素質。也建議新一代企業或年輕人想要成功所須具備的幾個關鍵,包括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專注做事情成為專家,以及學會情境領導。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在他創業前即相當強調,並指出現代企業要進入知識經濟,靠的是預測與判斷,如果經營者知識不夠,就不會有精準的預測能力,所以,經營者更應花費更多的時間在閱讀與學習上,才能引領後進走正確的路,以掌握決勝的關鍵。
  • 919
    名人/職稱:馬玉山(董事長)
    公司名稱:冠德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我一直做一件事,就是不斷學習和成長。閱讀是人生的養分,只有 透過閱讀,才能改變生活,改變人生。
  • 920
    名人/職稱:馬玉山(董事長)
    公司名稱:冠德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我從商以來,一直秉持誠信,在積極賺取利潤、達成企業使命的同時,也不能剝削生意伙伴或傷害到其他相關人士的利益,這才是做生意的道義。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