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商/名人語錄

關鍵字搜尋
全文檢索
編號
名人/職稱
公司名稱
語錄內容
  • 1141
    名人/職稱:葉清來(總經理)
    公司名稱:宏遠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荷包蛋經營模式」也就是從經濟、社會、環境三方面創造共享價值,獲得三重盈餘,善盡企業社會責任,達到員工、股東、供應商、顧客、社會、環境六方皆贏。企業應該共同為世界做一些事情,只要從善的方向出發,就會發現原來幸福是那麼簡單。
  • 1142
    名人/職稱:葉清來(總經理)
    公司名稱:宏遠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自己的價值自己創造」,產業必須跳脫以規模經濟追求最低成本競爭模式,透過打造智能工廠,持續創新研發,融合永續經營的精神,轉型為高值化製造服務提供者。
  • 1143
    名人/職稱:葉清來(總經理)
    公司名稱:宏遠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內心平靜的根本,來自於做有意義的事,也就是要堅定信念,「做對的事,而不要做錯事」,在生活的各個層面,都要時時想到做好事,內心自然能夠保持平靜,讓人得到安穩的力量。
  • 1144
    名人/職稱:葉清來(總經理)
    公司名稱:宏遠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盡量保持心平氣和的心,做事不要太高調,日常的工作,可授權就授權,若物質慾望不多,人就會活得快樂。心存善念是一定要的,多做利他的事,心情自然會愉快。
  • 1145
    名人/職稱:葉清來(總經理)
    公司名稱:宏遠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活到老、貢獻到老」,隨時利用時間去貢獻自己為他人服務、為產業求進步,去宣導、去做公益的事,自然會讓心情沉澱得到最佳平衡狀態。
  • 1146
    名人/職稱:葉清來(總經理)
    公司名稱:宏遠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保持年輕人的心態去面對社會、人群,心態就不會老,心情也變得樂觀些,更會對事務較有正面的看法,這樣,心當然就會跟著年輕起來。
  • 1147
    名人/職稱:郭台銘(董事長)
    公司名稱: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生產線人員千萬不可忘卻自己肩負的使命,也不要小瞧自己的能力空間,很多作業人員常常認為自己工作沒有出息,整天重複性的勞動,毫無趣味,這是大錯而特錯的。須知今天儘管機器先進、模具精密,但要製造出一千個、一萬個、上億個均質的產品,仍然是難度很大的事情。模具的核查、機台的維護、選料的準確性、操作的規範性等任何一個細小的環節有問題的話,出來的就是非均質的產品,此即不良品的肇端。所以優秀的作業員應該既是熟練的操作者,又是精明的檢驗員。企業要成為世界上一流的企業,首先要造就的就是高素質的作業人員。
  • 1148
    名人/職稱:林百里(董事長)
    公司名稱: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逆境沒有那麼嚴重,只要有信心,能夠吃苦,不管在什麼環境下,一樣能成功。
  • 1149
    名人/職稱:杜書伍(聯強國際集團總裁兼執行長)
    公司名稱:聯強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機會其實隨時都有,但沒有實力,機會都不是你的。
  • 1150
    名人/職稱:徐重仁(總裁)
    公司名稱:全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比成功更重要的是,做你自己有興趣、有能力,也肯努力去做的事。
  • 1151
    名人/職稱:郭台銘(董事長)
    公司名稱: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成功是一名差勁的導師,它給你的是無知與膽識,不能給的是下次成功必備的經驗與智慧。
  • 1152
    名人/職稱:徐承義(創辦人)
    公司名稱:瓦城泰統集團
    無勞則無獲,付出才有成果。所有的榮譽、成就,不會自天上掉下來,都需要一步一腳印的累積。
  • 1153
    名人/職稱:施振榮(創辦人)
    公司名稱: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的科技業非常忽視創造價值,很多企業的服務還停留B2B,了解企業,但不了解市場。所以台灣要建構的最大核心能力,是掌握市場需求的能力。
  • 1154
    名人/職稱:徐重仁(總裁)
    公司名稱:全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其實工作的挫折本來就必然存在,重要的是,你願意用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它。
  • 1155
    名人/職稱:徐承義(創辦人)
    公司名稱:瓦城泰統集團
    大家最容易看到『成就的瞬間』,卻忽略其實背後那股堅毅不撓的努力,才是累積前進動能,『成功的關鍵』!
  • 1156
    名人/職稱:張忠謀(董事長)
    公司名稱: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像台積電怎麼擔起社會責任?是『誠信正直』四字,是最高的價值,誠信是要『說話算話』,要有credibility;正直是不做壞事,更要守法,守法是社會最後一條防線,這是最起碼要做到的。再來就是我們不搞『政商關係』,不許貪汙,也不許賄賂。接著,要做公益,做公益不只要出錢,是要出錢,又要出力的。
  • 1157
    名人/職稱:陳建信(董事長)
    公司名稱:台灣永光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理就像練功夫,門派甚多,不論狼性管理或僕人、牧人、管家領導,都能成功,差別在於永續還是賺錢?威信還是威權?要慎選領導風格。耶穌說:「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做你們的用人;誰願為首,就必做你們的僕人。」(馬太福音20:26-27)我們可以從耶穌身上學領導,成全部屬、充分授權,以情境式領導做為僕人領導的實踐。
  • 1158
    名人/職稱:嚴瑞雄(董事長)
    公司名稱:東台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以企業界的角度來說,希望在就學期間可以多方面學習,不需要太專注於某科,而是需要保持廣泛的興趣。企業需要的是T型的人才,自己的專長要像T字中的一豎一樣紮實堅強,也要像T字中一橫能夠廣泛涉獵其他領域,這樣與他人團隊合作中才可以互相配合,當不同領域溝通的橋樑,保持多方面領域的興趣。
  • 1159
    名人/職稱:嚴瑞雄(董事長)
    公司名稱:東台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每個人一定要加強語言能力,語言是吸收新的知識的來源,一個只會吸收中文跟會吸收外國不同語言技術的人員,其成長歷程是跟別人不一樣的。以前在學校都是聽老師上課,出了社會以後要靠自己去追求新知,融會貫通變成自己的東西。
  • 1160
    名人/職稱:郭台銘(董事長)
    公司名稱: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不通過教育訓練的途徑而希望員工在能力、技術和品德等方面有所進步,那是一個十分緩慢的過程,與今天自動化、資訊化社會的腳步是不合拍的,過去公司對教育訓練花了很多的心力,也作出了一定的成效,但和需求相比,教育訓練仍顯不足,這其中一個方面是指員工受訓的時數不夠,因為生產的原因失掉的受訓機會較多,另一方面是教育訓練課程體系不夠完善,特別是技術課程規劃不力、開課不足。在這方面技委會的功能未能很好的體現,因予以認真的檢討,從教育訓練的硬體設施來看,目前訓練中心包括實習工廠雖然具備了相當的培訓能力,但到培訓中心接受訓練,特別是在職訓練畢竟只是少數機會。每個事業處都有上千人,如何能讓大部分員工都有受訓的機會,如何加強事業處內部的培訓特別是技術方面的培訓,是各個事業處主管要認真考慮的事情。只有中央訓練機構和地方各事業處內部訓練機構同時發揮功能,才可產生相互應視、取長補短之功效,如此公司的教育訓練才能欣欣向榮。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