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商/名人語錄

關鍵字搜尋
全文檢索
編號
名人/職稱
公司名稱
語錄內容
  • 521
    名人/職稱:陳盛泉(副董事長)
    公司名稱:聲寶股份有限公司
    我感念父親熱心公益、關懷弱勢的做法,父親是勞軍大王,曾經去金門勞軍40多次,除了勞軍,更會到老人院送紅包,父親常常說要對弱勢的人有同理心,從父親的身上讓他學到很多。
  • 522
    名人/職稱:施青弦(資深經理)
    公司名稱:華立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任何雲端服務前,都要自動檢查設備和權限,以確保只有經過授權、納入管理、安全無虞的Client設備,才能執行企業應用程式和服務。因為各種行動裝置支援的程式不盡相同,建議不妨善用系統原廠提供的APP,以降低公司應用成本。如果要自主開發系統,則建議以HTML5標準為主,方便移轉到各種行動裝置使用。最後,雲端機制與架構應當採取單一入口連結模式,以適時隨企業成長而彈性擴充。
  • 523
    名人/職稱:梁茂生(董事長)
    公司名稱:志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對自己狠一點,每天進步千分之一,但狠不是對別人,而是對自已。只有對自已狠一點,才能把事情做完整,自已進步,公司才能成長。
  • 524
    名人/職稱:梁茂生(董事長)
    公司名稱:志聖工業股份有限工司
    有熱誠不一定達成目標,但沒熱誠就一定達不到目標;快速不一定達成目標,沒速度一定達不成。熱誠第一,精準第二,速度第三,我不斷地叮嚀自己與同事。
  • 525
    名人/職稱:盧崑山(董事長)
    公司名稱:麗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創業和踢球有很多狀況是一樣的,特別是在科技產業,兩者的共性就是必須快速做出反應,因為在分秒必爭的競賽過程中,得隨時視狀況調整策略才行,往往一個小小的機遇就是致勝的關鍵。
  • 526
    名人/職稱:洪清潭(董事長)
    公司名稱:華岡船務集團
    我希望能夠『一步一腳印』,穩健地累積與成長。生意好的時候,就進;生意不好的時候,就退。不要冒進。選擇穩定成長,可以避免賠大錢,但也就得犧牲『變成暴發戶』的機會。穩健經營必須精算淡旺季,但是時間點的拿捏不可能百分百準確, 因此,可能會有一個月的商機損失,市場的占有率也可能會被剝奪。
  • 527
    名人/職稱:洪清潭(董事長)
    公司名稱:華岡船務集團
    把SOP(標準作業流程)做到最好。甚至連碼頭的疊貨方式,我們都斤斤計較,怎樣疊貨才比較有效率,以擠壓出更多時間,像是承 接友達等面板大廠的貨物,我們要做到與客人幾乎無距離地貼在一起。這一行風險評估很重要,全部的損失為何?事業體受得了受不了,是否會『動搖國本』?這都要一一精算考慮。只能擔十斤,就不要去擔一百斤。
  • 528
    名人/職稱:陳立恆(總裁)
    公司名稱:法藍瓷有限公司
    只有秉承「做事有品質、生活有品味、做人有品格」的「三品」原則,創造出的產品才能有感染力、滲透力,才能在全球範圍內獲得共鳴,也才能與世界接軌。如同人生要秉承始終如一的方向走自己的路,法蘭瓷的成功也是因為秉承這樣的志向。
  • 529
    名人/職稱:陳立恆(總裁)
    公司名稱:法藍瓷有限公司
    文化產業美妙之處在於不僅在賣產品,更在賣文化。假設能夠做到這一點,相對你就贏到經濟效益,因為文化有辦法感動顧客、引發共鳴,顧客就會支持你,就像你的粉絲一樣。時尚的定義,就是創造了一種生活方式。這個生活方式不管是思想的、態度的、行為的或者與某種產品有關,都要引起共鳴,讓很多人想跟進,則稱為時尚,這才是做文創產業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 530
    名人/職稱:張忠謀(董事長)
    公司名稱: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中層人才非常重要,也就是有10年、20年工作經驗,有創意、自動自發、忠誠,並辛辛苦苦從基層做上來的人才。要企業轉型升級、要企業加強競爭力、要企業脫離代工、要企業找另外一個模式,沒有中層人才,一個都做不成,是緣木求魚。
  • 531
    名人/職稱:張忠謀(董事長)
    公司名稱: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要懂策略的,四面八方都要顧到。策略總共分為三個面向:有時間、有客戶與市場,還要有競爭者。一個好的策略,要顧到自身能力、客戶需求市場需要,以及競爭者的能力與作法,這些都是隨時間改變的,方方面面都要有相當宏觀、相當國際觀的思維。
  • 532
    名人/職稱:童子賢(董事長)
    公司名稱: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代工產業若結合創意、新血與新團隊,以新產品或新經營模式持續走下去,創造新價值,仍有一片天,外界不應將代工業「汙名化」。轉型必須透過併購與分割,就能一直保持創新與競爭力,也就是一邊增加新血、新團隊,一邊將母體企業有才華的人與部門分割出去。若能雙管齊下,才能為企業帶來生生不息的力量,就有機會跟上時代的腳步。
  • 533
    名人/職稱:黃朝勳(董事長)
    公司名稱: 中山市年代廚衛電器有限公司
    傳統行業很競爭,也難做,但也有好處,至少不會被淘汰。尤其大陸人多,民以食為天,作為吃的加熱工具─瓦斯爐,在節能要求下,也會愈來愈重要,如何在同業中不被淘汰,加強研發才是第一要務,同時,要做好轉型升級的準備。
  • 534
    名人/職稱:林朝輝(總經理)
    公司名稱:李時珍現代生物醫藥集團有限公司
    唯有在第一線與客戶接觸,才會知道對方想要什麼、才能針對客戶意識形態去挖掘可被創造的需求。不論何人,在經營事業的路上經過許多波折,面對失敗時總會自我提醒,失敗是必然、成功才是偶然,凡事努力去做,之後就順其自然、不必太在意結果。
  • 535
    名人/職稱:楊坤祥(執行長)
    公司名稱:味丹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味丹到越南發展之初,採取「鄉村包圍城市」行銷模式,大都市地區則打「游擊戰」,逐漸攻城略地獲得成功,未來前進印尼、緬甸以及印度市場,這些國家鄉村人口規模很大,或許可以用相同的模式。
  • 536
    名人/職稱:楊坤祥(執行長)
    公司名稱:味丹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23年前味丹是從台灣走出來,到越南以及中國等地發展;如今在越南站穩腳步,將「從越南走出去」,特別看好印尼、緬甸以及印度三大市場。由於東協國家都是零關稅,可善用當地年輕人當業務先鋒,「可以各個國家跑來跑去」,不一定要直接設廠,透過併購、投資等方式,同樣能掌握跨國商機。
  • 537
    名人/職稱:翁朝棟(董事長)
    公司名稱:越南中鋼住金有限公司
    越南味丹國際經營相當成功,主事者專注用心是關鍵,尤其味丹對越南員工很好,願意付出心力培訓當地幹部,員工向心力強,企業發展頻創高峰,「越南味丹是台商成功的典範」。
  • 538
    名人/職稱:王琪玫(人資長)
    公司名稱:台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台泥是一個老牌的企業,也是一個非常特別的企業。這個人才計畫,最重大的意義就在『傳承』!要求大家對內既要守得穩,對外又得攻得快,必須廣納新血,快速建立人才庫的『儲備幹部計畫』便開始成形。我們將過去動輒10年的養成,濃縮成15~20個月的訓練,並打破師徒制的框框,讓他們在各部門輪調學習,這個制度的定位,正是台泥接班計畫的『速成班』!
  • 539
    名人/職稱:王琪玫(人資長)
    公司名稱:台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儲備幹部計畫」的課程設計是以「能力儲備」為概念,培養「全才」為核心,每個人都有專屬的學習計畫,無論是以業務、礦物、機械、電務、化工或土木等專業背景進來,除了著重本業,還得兼顧其他領域的學習。我們特別強調『學力』比『學歷』來得更為重要!業務類不僅要學內外銷、儲運、預拌廠發貨流程,還得花3個月到水泥廠受訓,了解水泥的製作,通過層層考試才能夠過關。礦物類7成時間花在專業學習,其餘的時間則是安排到製造、工程、品管等部門實習,甚至所有儲備幹部最後3~5個月,更得飛到中國大陸廠實地的操作見習。
  • 540
    名人/職稱:王琪玫(人資長)
    公司名稱:台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台泥在國際化時間較早,開放時間較長的情況下,員工重視承諾,自我負責的態度仍是對岸所比不上的。如果大家著眼的這批對手是對岸的這一批年輕人,則應該將身段放軟,眼光放遠,不要仍具有相當的優越感,這樣才有機會能與對岸的年輕人相互競爭。老企業的改造,或許不是那麼的困難,一切都從「態度」開始做起。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