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商/名人語錄

關鍵字搜尋
全文檢索
編號
名人/職稱
公司名稱
語錄內容
  • 541
    名人/職稱:鍾瑩瑩(總經理)
    公司名稱:欣昌錦鯉養殖公司
    錦鯉養殖產業面對全球貿易自由化與區域經濟整合的趨勢,應該跳脫過去高成本、低利潤的生產模式,善加運用台灣本身的養殖技術、人才優勢,將錦鯉產業發展為技術提供、研究發展、整合行銷的高附加價值產能中心。
  • 542
    名人/職稱:廖萬隆(董事長)
    公司名稱:春保森拉天時集團
    一個人要忠於工作、忠於公司、忠於職責、忠於自己。自己的優點要拿出來貢獻給大家,缺點要盡快改進。一定要明白,公司有發展,個人才有前途。公司發展好了,個人生活才有保障,才能服務於社會。這應該是一個良性循環。
  • 543
    名人/職稱:王冉之(總經理)
    公司名稱:海安523文化產業主題公園
    文化産業的立命之本是創新、並且是産業化的,這就要求文化産業本身就必須是一個創新型的文化産業,必須有別於中國其他的文化産業群,同時又能有機地融合最有生命力的內容,並且具有更深遠穩定性和附加價值的延伸,即社會意義和文化生態。
  • 544
    名人/職稱:張錫帆(董事長)
    公司名稱:智嘉實業有限公司
    公司轉型升級除了本身嚴格管理制度、作業流程、技術創新與市場競爭力外,負責人也要以身做則,形象好、高學歷,塑造公司在市場的有利形象,這是轉型升級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 545
    名人/職稱:蔡明介(董事長)
    公司名稱: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人在挑戰創新的過程中會不斷犯錯,重要的是從錯誤中持續學習。目標設定也要夠遠大、夠挑戰,不低估自己,不設定容易的目標,一旦成功,影響力很大。
  • 546
    名人/職稱:李邦欣(董事長)
    公司名稱:耀馬車業有限公司
    即使企業品牌已經相當成熟,但積極、主動、活躍的經營方式不能止步。電動車與自行車屬於傳統行業,競爭激烈,只有不斷加強和完善管理,著重抓質量檢驗人員的業務培訓,在保證質量的同時不忘加大研發力度,不斷推出適應市場需求和更加環保的車型。
  • 547
    名人/職稱:李邦欣(董事長)
    公司名稱:耀馬車業有限公司
    市場是有「觀點」的,消費者有其需求和邏輯。你用心設計了一個產品,但消費者可能覺得不好看,或者覺得好看不好用,或者好看好用了但價格太貴。外觀、實用性、價格等,因此方方面面都要考慮。
  • 548
    名人/職稱:王屏生(總經理)
    公司名稱:錫山家具有限公司
    用充沛的人工去做低檔的東西是一種浪費,越是多的人工越要去做高檔的東西。人工不夠,用機械化生產的話,就要去做一些制式的,比較大眾化,也就是比較低檔的東西。創業就是要走一條與眾不同的路,也就是不參與低端市場的同質化競爭。
  • 549
    名人/職稱:王屏生(總經理)
    公司名稱:錫山家具有限公司
    作為一個企業家,不僅要有敏銳的商業眼光,更要擔負起企業應有的社會責任。造福於子孫萬代的有意義的事,值得去做。
  • 550
    名人/職稱:郭台銘(董事長)
    公司名稱: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轉型與變革,其實是一個「否定自我」和「再造自我」的艱難挑戰。業績與榮譽,正是從結構性的經營轉型而來,從創造性的變革經營而來,其實也是從改變及再造而來,只是這種過程一定伴隨著痛苦,但是痛苦之後,就會有新的榮譽和成長。
  • 551
    名人/職稱:郭台銘(董事長)
    公司名稱: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面對市場快速變化、需求面劇增,一切都得快速應變,所以位子會變、產品會變、任務會變、組織會變。在鴻海,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在合理的範圍內,要讓組織經歷不同程度的轉變。雖然企業每一次轉型就是危機,但是一旦轉型成功,組織和個人都是更上一層樓。
  • 552
    名人/職稱:郭台銘(董事長)
    公司名稱: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環境的困難和變動也充滿機會,對鴻海來說,「競爭」、「挑戰」與成長壯大的「機會」並存。反觀呵護過多,不但無法成材,適足以害之。從困難中激發潛能,從考驗中打造團隊,善用人才,激發人才的潛力,要求每一位大將積極挑戰困局,擴張版圖、盡情發揮,讓企業可以從九十分繼續成長到兩百分、四百分、八百分!
  • 553
    名人/職稱:郭台銘(董事長)
    公司名稱: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一個地震很多的地方,像花蓮人的警覺性就比其他地方高。鴻海在組織上可說「地震」不斷,組織快速在變型。內部組織的不穩定性,讓鴻海員工對環境變化都相當「敏感」。藉由不同部門的歷練,反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看事情,這種多元整合的能力,也培養出鴻海主管能夠「彈性」作業的能力。
  • 554
    名人/職稱:廖萬隆(董事長)
    公司名稱:春保森拉天時集團
    「四本哲學,三原則,一共識」:四本是本人、本職、本錢、本事,也就是要本人親自參與,用心做好本職工作,有本錢的投入和處理不同人際關係的本事;三不就是不要強求,什麼事情都搶著要,要學會取捨、不要強出頭、敏感的事情不要碰,只管用心埋頭做事業;一共識就是把事業做好後,還要記得回饋社會,謙卑感恩。
  • 555
    名人/職稱:廖萬隆(董事長)
    公司名稱:春保森拉天時集團
    一百個機會裡,只要抓住關鍵的一個就可以了,否則到頭來,哪行都賺不到錢。對所選擇的這百分之一的機會,也必須仔細鑽研,研究透徹。
  • 556
    名人/職稱:廖萬隆(董事長)
    公司名稱:春保森拉天時集團
    歐式管理注重的是制度化,所有事都講制度、績效、計畫,變成一種規格,配合中國式的人情管理,是完全可以適合目前市場發展潮流的。
  • 557
    名人/職稱:廖萬隆(董事長)
    公司名稱:春保森拉天時集團
    不心存僥倖,也不投機行事,或靠著關係獲得商機,一步一腳印,靠著專業走天下,惟有誠心正念,做到最大、最好。
  • 558
    名人/職稱:廖萬隆(董事長)
    公司名稱:春保森拉天時集團
    要看一個人的深度,不是看上台的風光和陳述表達,而是要細看下台時的身段以及品德。以誠信走天下,對的一定要講,如果不對,必會深切反省,這樣才會進步。
  • 559
    名人/職稱:廖萬隆(董事長)
    公司名稱:春保森拉天時集團
    商場現實,拿出真本事在市場立足,自怨自歎根本是浪費時間,認真前進才是王道。解決人事物的最大的中心就是「簡單」,凡事不要「複雜化」。
  • 560
    名人/職稱:廖萬隆(董事長)
    公司名稱:春保森拉天時集團
    專心做事就會有好的收穫,讓員工安心賺到錢,就是使命。如果員工學到本事可以出去開創新局會祝福,相對地,會更加努力做好事業。真的被打敗,要檢討原因,時刻激勵自我。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