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要主題館

經濟區/經濟圈 圖示

中國大陸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提出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與中部崛起的區域發展戰略規劃,此時的區域包括好幾個省,如西部有十二省市、中部六省、東北三省。

且提出「增長極」或「經濟圈」,目前共有五個增長極,通常由幾個省的一部份組成,如珠三角由廣東珠江三角洲及港澳組成,長三角由上海、浙江與江蘇的一部份所組成、西三角則由重慶、成都與西安的區域所組成。

而在此特別介紹「經濟區」,經濟區通常只包含某個省份的一部份,在此分為沿海經濟區、中部經濟區、與西部及東北經濟區來加以介紹。

至於「經濟特區」已擴展到特區所在的地級市全部,如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喀什與(海南是整省),新區則通常只是某個地級市的一部份地區,如浦東新區只是上海市的一個區而已。
在中國大陸目前稱為經濟區的地區相當多,故將分為沿海地區的經濟區、西部地區的經濟區、中部東北地區的經濟區,且幾乎每個省份大多有稱為經濟區的地區。
中國大陸自改革開放後,雖然經濟成長快速,但卻面臨區域經濟發展落差極大的問題。為求平衡東西部區域經濟發展,除原先的「沿海開發」外,陸續提出「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與「中部崛起」等區域發展戰略。區域規劃是中國大陸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跨省區市聯合與協作,促進地區經濟協調發展,落實可持續發展(永續發展)戰略的重要機制。大陸的區域規劃和區域政策大體經過了以下幾個歷程:加速重工業發展;實施沿海發展戰略,設立了經濟特區;堅持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健全區域協調互動機制,形成合理的區域發展格局。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70年圖示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70年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經歷了改革開放前的均衡發展,以及改革開放后的非均衡發展和協調發展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既一脈相承又各有側重,表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征與階段性特點,對推動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積累了寶貴經驗。
 
中國區域政策回顧與展望圖示
中國區域政策回顧與展望
區域政策是一個被廣泛使用而理論上又缺乏嚴格界定的概念。製定和實施主體是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當然,我們要回顧和分析的主要是中央政府制定和實施的政策。實施一定是為實現一定的經濟社會目標。針對特定區域或區域類型。對資源的空間配置和區域發展格局具有重要影響。
 
中國西部大開發圖示
中國西部大開發
由於東西部地區發展差距的歷史存在和過分擴大,以及國內成為一個長期困擾中國經濟和社會健康發展的全局性問題。支持西部地區開發建設,實現東西部地區協調發展,是我們黨領導經濟工作的一條重要方針,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一項重要的戰略任務。
 
中部崛起網圖示
中部崛起網
對中部崛起的方針政策、中部六省的戰略性決策等宏觀資訊,第一時間報導中部熱點話題,展示中部六省的資源優勢特色、各地各行各業發展動態等情況,傳遞中部六省建設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招商引資等方面的資訊。
 
振興東北網圖示
振興東北網
振興東北網是國務院振興東北辦的官方網站,由國務院振興東北辦,黑龍江省人民政府 吉林省人民政府 遼寧省人民政府,新華網主辦。以“把政策交給群眾、讓社會共同參與”為宗旨,振興東北網將推出“高層關注”、“政策規劃”、“特別策劃”等權威欄目。
經濟增長首先出現和集中在具有創新能力的行業。這些具有創新能力的行業常常聚集在經濟空間的某些點上,於是就形成了「增長極」。經濟增長通常是從一個或數個「增長中心」,然後逐漸向其他區域擴散。在中國有三個增長極,分別是長三角、珠三角及環渤海灣,這幾年又興起了西三角及中三角。這些增長極跨越幾個省區市,為了區別與地域範圍較小的經濟區,這些增長極亦可稱為「經濟圈」。經濟圈(大城市群、大都會區)指一定區域範圍內的經濟組織實體,常為城市群體的集合或在國家經濟總量中占有很大比重。經濟圈的特點表現為內部具有比較明顯的同質性與群體性,與外部有著比較明確的組織和地域界限。經濟圈乃於1990年代開始出現漸多的中文地域經濟用語。
長三角經濟圈-百度百科圖示
長三角經濟圈─百度百科
長江三角洲經濟圈是全大陸最大的經濟圈,且年增長率遠高於全大陸平均水準。長江三角洲的進出口總額,財政收入,消費品零售總額均居全大陸第一。長三角已成為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典範,亦是未來世界經濟增長的發動機。
 
珠三角經濟圈-百度百科圖示
珠三角經濟圈─百度百科
是指位於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區域的9個地級市組成的經濟圈,包括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肇慶、江門、中山和東莞市。此外,也同時包括香港和澳門兩個城市。是中國南部沿海地區的一個發展程度較高的經濟區域。
 
泛珠三角合作信息網圖示
泛珠三角合作信息網
泛珠江三角洲經濟區概念,即知名的“9+2”經濟地區概念,是2003年7月正式提出來,「泛珠三角」包括珠江流域地域相鄰、經貿關係密切的福建、江西、廣西、海南、湖南、四川、雲南、貴州和廣東9省區,以及香港、澳門2個特別行政區,簡稱“9+2”。
 
環渤海灣經濟圈-百度百科圖示
環渤海灣經濟圈─百度百科
是指環繞著渤海全部及黃海的部分沿岸地區所組成的廣大經濟區域。是中國北部沿海的黃金海岸,在中國對外開放的沿海發展戰略中,占重要地位。成為中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引擎,繼珠三角和長三角後成為經濟增長第三極。
 
京津冀地區-百度百科圖示
京津冀地區─百度百科
《京津冀都市圈區域規劃》是按照「8+2」的模式制訂:包括北京、天津兩個直轄市和河北省的石家莊、秦皇島、唐山、廊坊、保定、滄州、張家口、承德8地市,處於環渤海地區和東北亞的核心重要區域,已引起矚目。
 
西三角經濟圈-百度百科圖示
西三角經濟圈─百度百科
是指重慶聯合成都和西安,建立以重慶經濟圈、成都經濟圈和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城市群為核心的西部地區大經濟實體。其區域大致包括重慶市、成都市和西安市及其周邊地區,總面積20-30萬平方公里,包含約50座城市。
從《關於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有關問題的意見》、《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關於進一步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意見》、《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幹意見》到《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等一係列發展規劃獲得中國國務院通過並上升到其國家戰略,再到《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的通過,中國大陸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和開發開放已形成了「三大四小」的格局。除了「四小」外,山東省亦推出「山東半島海洋經濟區」及「黃三角經濟區」,浙江省亦推出「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故可成為「七小」。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規劃建設管理辦公室圖示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規劃建設管理辦公室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規劃建設管理辦公室網站2022年政府網站供做年度報表重實效強實落實——自治區北部灣辦召開北部灣經濟區。
 
海峽西岸經濟區-百度百科圖示
海峽西岸經濟區─百度百科
簡稱海西經濟區或海西區,是指臺灣海峽西岸,以福建為主體包括周邊地區,南北與珠三角、長三角兩個經濟區銜接,東與臺灣島、西與江西的廣大內陸腹地貫通,具有對台工作的獨特優勢,是中國大陸沿海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
 
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圖示
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百度百科
浙江將充分挖掘其豐富的海洋生產力,並把海洋經濟作為經濟轉型升級的突破口。浙江將打造“一核兩翼三圈九區多島”為空間佈局的海洋經濟大平臺,在產業佈局上以環杭州灣產業帶為北翼,成為引領長三角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平臺。
 
江蘇沿海經濟區-百度百科圖示
江蘇沿海經濟區─百度百科
2009年國務院通過《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將江蘇沿海地區建設成為東部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而連雲港、鹽城、南通這三個中心城市,也將成為江蘇省集中佈局臨港產業,形成功能清晰的沿海產業和城鎮帶的「橋頭堡」。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圖示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是中國第一個以海洋經濟為主題的區域發展戰略,是中國區域發展從陸域經濟延伸到海洋經濟、積極推進陸海統籌的重大戰略舉措。規劃主體區範圍包括山東全部海域和青島、煙台、威海、濰坊、東營、日照等六市及濱州的無棣、沾化2個沿海縣所屬陸域。
 
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圖示
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
範圍包括黃河主河道東營(入海口城市)和濱州兩市全部,及與其相毗鄰的濰坊北部、德州部分、淄博部分和煙台萊州市,是山東第一個進入了國家級的區域性發展規劃。背負「貧瘠」名號沉睡許久的黃三角大河三角洲迎來黎明。
 
遼寧沿海經濟帶圖示
遼寧沿海經濟帶─百度百科
《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包括大連、丹東、錦州、營口、盤錦、葫蘆島等沿海城市在內的遼寧沿海經濟帶,這六個市的GDP明顯高於全遼寧省的平均水準;GDP總量超過全省的50%。是東北地區唯一具有沿海優勢的區域。
中國大陸實施西部大開發以來,西部經濟一直呈現快速增長,未來十年,西部地區將形成三個層面的增長極:第一個層面是成渝、關中天水和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這將是具有全大陸影響的經濟增長極;第二層面是呼包銀、蘭白、蘭西格、陝甘寧、新疆天山北坡等經濟區,這將培育成西部地區新的增長帶。第三層面是,黔中、滇中、西江上游、寧夏沿黃、西藏「一江三河」等經濟區,將建成區域增長點。在此介紹成渝經濟區、關中天水經濟區、寧夏沿黃經濟區、內蒙呼包鄂經濟區,此外,北部灣經濟區位於廣西亦屬西部,但也位於沿海地區。至於雲南被定位為「橋頭堡」,其性質與廣西很類似,皆是面對東南亞或南亞國家,亦可被視為是經濟區。
成渝經濟區-鳳凰網圖示
成渝經濟區─鳳凰網
2011年3月通過《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定位為「西部大開發的增長極」。涵蓋四川省15個市和重慶市31個區縣,建構「雙核五帶」佈局,包括成都發展核心、成渝經濟區沿長江、成綿樂、成遂渝、渝廣達、成內渝發展帶。
 
關中天水經濟區圖示
關中天水經濟區
把關中天水經濟區打造成「大陸內陸型經濟開發開放的戰略高地」。規劃範圍含陝西省西安、銅川、寶雞、咸陽、渭南、楊淩、商洛和甘肅省天水。輻射區域含陝南的漢中、安康,陝北的延安、榆林,甘肅省的平涼、慶陽和隴南。
 
雲南橋頭堡圖示
雲南橋頭堡
2009年7月胡錦濤總書記在滇考察時,明確提出把雲南建設成為中國面向西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2011年5月《國務院關於支持雲南省加快建設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的意見》出台,建設橋頭堡戰略成為雲南跨越發展的總抓手。
 
寧夏沿黃經濟區圖示
寧夏沿黃經濟區
「天下黃河富寧夏」,沿黃經濟區是寧夏各種生產要素和經濟活動最為集中的地區,是覆蓋整個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黃河流域,建設沿黃經濟區是統籌城鄉發展的客觀要求,包括寧夏以銀川為中心的黃河沿岸部分地區。
 
內蒙呼包鄂經濟區圖示
內蒙呼包鄂經濟區─百度百科
能源大市鄂爾多斯經濟迅速發展,與西部重工業城市包頭、內蒙古首府呼市優勢互補,漸呈金三角發展模式,在彼此相距不到200公里的一個三角形地塊內緊密相連,推動《呼包鄂城市群規劃》與《呼包鄂經濟區一體化發展規劃》。
 
蘭白經濟區-百度百科圖示
蘭白經濟區─百度百科
蘭白經濟區包括蘭州市與白銀市,面積近5萬平方公里。處於西部地區的中心,是聯繫陝西、青海、新疆、西藏、四川、內蒙古、寧夏的重要紐帶。同時蘭白經濟區作為甘肅省經濟的領跑者,會通過示範效應帶動甘肅全省的經濟發展。
中部與東北省份的經濟區相對於沿海較少,在此介紹中部六省的經濟區,包括最主要的中原經濟區、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並介紹五個正在興起的經濟區及安徽合肥經濟區亦是正在興起的經濟區。位於東北的經濟區主要有吉林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瀋陽經濟區及遼寧沿海經濟區,因遼寧沿海經濟區亦位於沿海地區,已在之前介紹,故在此將介紹瀋陽經濟區及吉林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
中原經濟區圖示
中原經濟區
經濟區範圍包括河南18個地市及山東西南部、安徽西北部、河北南部和山西東南部12個地市3個縣區,合計共含括5省30市3縣,總面積28.9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5億人的中原經濟區,為全中國主體功能區明確的重點開發區域。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圖示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
2009年12月12日中國國務院正式批復《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將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國務院要求,要以促進生態和經濟協調發展為主線,努力把鄱陽湖地區建設成為全中國生態文明與經濟社會發展協調統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經濟示範區。
 
安徽合肥經濟圈圖示
安徽合肥經濟圈─百度百科
2011年8月安徽省地級市「巢湖市」被分撤,從安徽省地圖上可以發現,巢湖市被分撤後,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成了合肥市的內湖。同時合肥、馬鞍山、蕪湖這三個安徽省的中心城市實現了無縫對接,從而形成合肥經濟圈。
 
長株潭經濟圈 圖示
長株潭經濟圈
或稱「長(沙)株(洲)(湘)潭經濟一體化」是湖南省政府為了進一步整合促進「長株潭城市群」的經濟發展與城市發展所提出的宏觀規劃。促進三市集群經濟的規模,提高以長沙為核心的長株潭城市群的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實力。
 
瀋陽經濟區圖示
瀋陽經濟區
以瀋陽為中心,輻射八個城市,形成緊密的區域經濟共同體,加速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形成「一核、6副、10星」的網路城市群,一核是中心瀋陽;6副是鞍山、本溪、撫順、遼陽、鐵嶺、營口六大城市;10星是10個中小型城市。
 
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圖示
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
為進一步推進圖們江區域改革開放,加快提升東北地區沿邊開放的品質,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的範圍是圖們江區域的核心地區,即吉林省內的長春市、吉林市和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同時輻射其他參與圖們江區域國際合作的各省。
回頂端